新闻动态

刘强东为老家发年货,特警押送一车现金入场,1500户家家都有钱拿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1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50

刘强东为老家发年货,基层民生关怀值得深思这几天,宿迁光明村特别热闹。媒体人在这里看到了一幕真实的“草根回馈”故事。一辆银行押运车在特警护送下,载着大约1500万现金驶入村庄,紧跟着的是11辆满载年货的大卡车。从当地村民口中了解到,这些钱和物资都是刘强东给乡亲们准备的新年礼物。60岁以上老人每人1万元现金,14位小学老师每人10万元,全村1500户每家还能领到35件生活用品。过去9年里,光明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“年货发放日”。不过今年的规模格外大,据村委会统计,现金加物资总价值超过3000万元。一位72岁的老人掏出了一沓崭新的百元大钞,乐呵呵地说:“当年大强子上大学,俺们村凑了500块钱,还有76个鸡蛋。那会儿谁也没想到,他能有这么大本事。”在采访中,老人们聊起了当年的故事。1974年出生的刘强东考上北京人民大学,全村人都为他高兴。可是,这个贫困家庭拿不出上大学的钱。大伙儿你两块他三块,硬是凑出了500元钱,还有76个鸡蛋,让刘强东踏上了去北京求学的路。从2009年开始,刘强东就把京东的客服中心搬到了宿迁。按当地发改委的数据,京东在宿迁的13个项目,总投资已经超过200亿元。这些项目带动了很多人就业,解决了不少家庭的生计问题。光明村的变化特别大。村里现在家家住别墅,道路宽敞整洁,还建了幼儿园和就业中心。每户都有自己的车位和小菜园,160平米的两层别墅没有物业费。这些都离不开刘强东的支持。刘强东给老家发钱发物的做法,在网上引发了热议。有人说这是企业家的担当,也有人觉得是一种营销手段。从基层民生的角度看,这种直接帮扶确实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。对比其他返乡企业家的做法,刘强东的模式有自己的特点。他不是简单地发钱,而是结合了产业帮扶。据了解,京东正在对村民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,准备提供更多就业机会,还计划承担村小学教师工资,建养老院。从民生角度看,这种持续性的帮扶比一次性发钱更有意义。它解决的不只是眼前的需求,还兼顾了教育、就业、养老等长远问题。光明村的故事告诉我们,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,更需要像刘强东这样有情怀的企业家参与。但话说回来,我们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企业家身上,还是要靠产业发展和制度保障,才能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。希望更多企业家能够关注农村发展,用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。但更重要的是,要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乡村发展道路,让农民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。老张 2025年1月16日于宿迁# 帮扶新农村模式背后的思考村民告诉我,刘强东这回给乡亲们的好处实在不少。光明村的生活条件跟城里差不多,甚至还有些优势。一位50多岁的大姐拉着我说:“俺们村的变化真大,现在村里人都过上好日子了。”实地走访了解到,这次的帮扶计划不光是发钱这么简单。京东在光明村搞了个就业服务中心,只要村民愿意,就能到京东找工作。物流、客服、仓储这些岗位,待遇都不错,还能缴纳五险一金。张立新村支书给我提供了一组数据:现在村里有356人在京东上班,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。加上五险一金,这些人的退休和医疗问题都有了保障。回访了几位收到10万元红包的老师,发现他们对这笔钱的使用各有打算。林德茂老师打算把钱捐出去帮助困难学生,有的老师准备给孩子当彩礼,还有人想改善一下生活条件。值得注意的是,刘强东的帮扶模式正在产生连锁反应。周边几个村的年轻人,也开始往京东跑。村里人说,以前年轻人都往外跑,现在不少人选择在家门口上班。采访中遇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。一位开小卖部的大婶说,自从村里人工资高了,她家生意也好了不少。以前村民买东西总讲价,现在都痛快地付钱。也有村民提出了担忧。一位老人说:“现在日子是好过了,就怕以后强东不管咱们了。”这话说到点子上了,任何帮扶都不能一直依赖个人。跟几位经济学家聊过这个问题。他们认为,刘强东的做法虽好,但更重要的是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。要让村民学会科技种田、经营农家乐,发展特色产业。光明村的经验告诉我们,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。光靠发钱发物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要让农民有稳定收入,产业发展才是正道。老百姓盼着过好日子,企业家回报家乡是好事。但从长远看,得让农民自己挣钱。政府该做的是完善基础设施,发展产业,提供就业机会。光明村的故事还在继续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农村发展的好消息。